企业邮箱

中文 EN

原创
原创 年报 期刊 出版物

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成文

作者:i医法律服务团队 | 2023.03.13


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系在《“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基础上提出,旨在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康达律师事务所i医法律服务团队深耕医疗与生命健康领域多年,在服务中医药企事业单位方面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针对《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这一重大方案,试以本文为相关从业者作荐读。

一、实施方案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2017年我国首部中医药领域基本法《中医药法》施行,该法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而制定,明确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开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传播至19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近年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中,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提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等重要命题,《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或简称《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均是“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基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行文侧重“干什么”,《实施方案》内容重点关注“怎么干”,二者相互支撑、有机统一,既有效联动又各有侧重,以期协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二、中医药发展现状

上述政策法规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和哲学的智慧结晶,历经千百年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即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但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突出问题,如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重大项目与平台建设上仍存在明显短板弱项,传承和创新能力均亟待加强等。


仅以我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为例,分析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中的占比得出:


①医疗机构数:202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1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0个。当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7336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715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71583个,中医类研究机构38个。(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占比约7.5%)


②卫生人员数:2021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2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7万人,注册护士502万人。当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88.4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3.2万人,中药师(士)13.6万人。(仅就医师数量而言,中医师占比约17%)


③床位数:202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57万张,其中,医院748万张,乡镇卫生院144万张。当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50.5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119.7万张(占79.5%)。(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占比约20%)


④全年诊疗数量:2021年全年总诊疗人次85.3亿人次,出院人数2.4亿人。当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2.0亿,出院人次3800.2万。(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占比约14%)


综上,仅从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全年诊疗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同年统计数据的对比中,中医药各项占比均不足20%,可见,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多元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活力与潜力亟待激发。

三、实施方案的结构

基于上述事实情况,我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不断出台政策,强调方案落地实施,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就《实施方案》而言,其总篇一万余字,采用总分结构,首先通过总体要求,明确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要求到2025年,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为此进而提出“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医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八大工程,并通过分层次建设,明确各工程下子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配套措施、部门分工,对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等重大命题提供指导方案。


《实施方案》最终采用“保障措施”收尾,要求强化项目实施、做好资金保障、加强监测评估、注重宣传解读,以期提升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方案的亮点建设项目

从《实施方案》的结构可见,我国对如何振兴中医药事业进行了详实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以中医药服务质量和能力为本,以人才培养为基,立足传承创新,大力改革,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力求提升中药质量,立足文化自信广泛宣传推广中医药和中医药文化,各重大工程彼此衔接,构成统一有机整体。


(一)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医药服务体系扬优强弱补短建设”、“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数字便民和综合统计体系建设”四项,明确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以期提升服务能力。


其致力于打造中医药服务新高地,配置一套辐射全国,遍及地方基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如将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总体布局中,建设若干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一批中医特点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等。


此外,有鉴于中医药在我国近年来新冠肺炎防控中的突出表现和重大贡献,我国将继续开展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和应急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中医医院,布局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肺病科、重症医学科等建设,打造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同时,为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实施方案》将探索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治全过程,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引导鼓励在健康养老服务中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技术方法,更好地将中医药融入养老全过程。


(二)中西医协同推进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创新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建设”两项,明确建立中西医协同长效机制,健全中西医临床协同体系,提升中西医协同攻关水平,“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其力图推广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等定点救治医院探索形成的“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同建设,促进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和技术优势互补,辐射带动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


(三)中医药传承创新和现代化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医药古籍文献传承”、“中医药科技重点项目研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五项,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医药振兴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同时也需要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保障。中医药古籍文献是一座宝库,如屠呦呦即从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迪,发现了青蒿素,从而挽救了全球数百万名疟疾患者生命,获得诺贝尔奖,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中医药古籍文献更好地传承,挖掘古籍精华,以达到守正传承的目的,同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进行科技重点项目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制,提升中医药科技服务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以达到创新目的。


此外,本工程着重提出了“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子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屠呦呦研究员相继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共和国勋章,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专致贺信;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2019年10月,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明确要求“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实施好科技创新工程”。


进入新时期,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需要建设好中国中医科学院,发挥龙头作用,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实施方案》要求中国中医科学院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成为中医药科技创新核心基地和创新人才高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研组织模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在岗位设置、薪酬等方面建立更加灵活的政策机制。


这一战略也符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导向,对加快突破中医药传承创新瓶颈,探索形成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原创科技优势,提升创新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

本工程下含“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基层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平台建设计划”三项,意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以领军人才为引领,青年优秀人才、骨干人才、基层实用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十三五”期间,我国已通过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初步建立了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相互衔接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本次《实施方案》继续提出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通过各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平台建设,力争组建基本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五)中医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药材种业质量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四项,其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要求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上世纪我国即通过中药品种保护等方式力求提升中药质量,本次《实施方案》提出开展“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建设,系结合当前中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需求提出,其针对种子种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要求强化源头管理、全程管理、协同管理,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提升种业质量、规范药材种植、传承创新炮制技术。同时针对中成药开展从安全性、质量标准、生产工业、疗效等多个纬度的综合评价,要求建立涵盖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制剂技术等的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新药审评体系,促进中成药精准用药。


(六)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两项,其重点支持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和哲学智慧的结晶,其阴阳五行思想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支持中医药博物馆体系建设,搭建中医药文化展示的高水平窗口,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挖掘阐释并推广普及名医名家、医籍名方等中医药文化经典元素,支持创作高质量的中医药图书、纪录片、影视剧以及各类新媒体产品,打造有代表性的中医药文化节目和中医药动漫作品,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若干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队伍等方式,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七)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

本工程下含“中医药开放发展平台建设”、“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医药国际贸易促进计划”、“中医药国际抗疫合作计划”四项,意在重点支持中医药产学研用开放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传播、应用与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体系的步伐逐渐加快,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医药国际深度合作基础已经形成,同时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希望将中医药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的有力手段和载体,向全世界进行推广,力图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中医药海外认可度和接受度,促进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工程

本工程下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医保、医疗、医药联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建设”两项,意在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为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探索途径、积累经验。


《实施方案》强调规划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系统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任务,加快推动省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支持试点城市加快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同时重点推进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针对亟需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中医药管理体制、服务体系、服务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形成示范。

五、结语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前所未有,笔者认为中医药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实施方案》适时推出,有利于中医药的振兴和发展,有助于行业各主体鼓劲前行。


康达i医法律服务团队也将继续深耕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同时服务中医药企事业单位,持续关注学界、业界最新动态,以专业法律服务为相关主体保驾护航,落实合规,控制风险,助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联系我们

北京总部More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12号英皇集团中心8层,100022

电 话:(010) 5086 7666

传 真:(010) 5691 6450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西安More

地 址: 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7层、15层,710061

电 话:(029)8836 01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深圳More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1期19楼,518046

电 话:(0755)8860 0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海口More

地 址: 海口市美兰区碧海大道86号华彩·海口湾广场A座1008、1009,邮编:570208

电 话:(0898)6625 4181

传 真:(0898)6625 531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上海More

地 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68号博荟广场C座905室,200023

电 话:(021)6390 1100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广州More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2号利通广场29层2901室,510510

电 话:(020)3739 26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杭州More

地 址: 杭州市上城区西子国际中心2号楼1501-1503室,310002

电 话:(0571)8577 99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沈阳More

地 址: 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40层,110013

电 话:(024)2250 3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南京More

地 址: 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A座26层,210008

电 话:(025)8411 161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天津More

地 址: 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78号茂业大厦2601室,300141

电 话:(022)2445 982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菏泽More

地 址: 菏泽市开发区人民路菏建·数码大厦B座西单元19层,274005

电 话:(0530)5566 14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成都More

地 址: 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1栋11层1101室,610020

电 话:(028)8774 7485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苏州More

地 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九章路69号理想创新大厦A幢12层,215316

电 话:(0512)6758 6952

传 真:(0512)6758 6972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呼和浩特More

地 址: 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如意河大街西蒙奈伦广场3号楼B座8层,010050

电 话:(0471)5166 27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香港More

地 址: 香港特区上环干诺道中200号信德中心(西翼)20层2002号

电 话:(00852)2333 9989

传 真:(00852)2333 918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武汉More

地 址: 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1号越秀.财富中心写字楼11层1101-1102,430030

电 话:(027)8361 519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郑州More

地 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10座12层,450046

电 话:(0371)8895 988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长沙More

地 址: 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7号第六都兴业IEC32层,410021

电 话:(0731)8218 3551

传 真:(0731)8218 3551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厦门More

地 址: 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469号新景地大厦23层,361016

电 话:(0592)5211 00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重庆More

地 址: 重庆市江北区桂花街支路10号成大锦嘉国际大厦10层,400020

电 话:(023)6775 99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合肥More

地 址: 合肥市蜀山区政务区华润大厦西塔B座30层,230071

电 话:(0551)6293099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宁波More

地 址: 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铸中心5号楼27层(宁波塔-27F),315199

电 话:(0574)8737 873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济南More

地 址: 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北路舜泰广场933号博晶大厦25层2513室

电 话:(0531)8828 5613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隐私政策

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一家设立于中国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本所网站上的信息仅供您参考,不应视为本所为本网站访问者就特定事项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本网站访问者不应将其作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依据。

本所对本网站及网站所包含的文字及图片等各类信息拥有知识产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

本网站超链接的第三方网站不受本所控制,仅为您方便之需,本所不对该等网站的访问者承担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欢迎访问本网站,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