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箱

中文 EN

原创
原创 年报 期刊 出版物

香港仲裁中的内地财产保全措施司法实践分析

作者:岳丽萍 | 2024.11.07


「正文共计约4200字,阅读全文约需17分钟」

一、法律规定与历史沿革

(一)香港仲裁在内地法院保全的立法变迁

仲裁保全是仲裁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强制措施,在英美法系中通常被称为“临时性救济”“临时措施”“临时命令”[1]等,多数以仲裁命令形式落实,在内地被称为“保全”,以保全裁定形式落实。仲裁保全是指在最终的仲裁裁决作出前,为防止一方转移财产、毁灭证据或实施其他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向仲裁机构申请,对被申请人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或责令被申请人为或不为特定的行为等,[2]从而保证胜诉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使仲裁裁决将来得以有效执行的预防性救济的强制措施。


香港回归后,香港仲裁在内地法院的保全的发展以《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保全的安排》(法释[2019]14号)(简称“《仲裁保全安排》”)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香港回归后《纽约公约》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失效,[3]在没有新的法律出台的阶段的空白期,两地之间在裁决认可、执行、保全、司法协助等方面均处于空白期。因此,两地各自依照不同法域规定对仲裁保全进行个案审查适用。在此期间《纽约公约》无法再作为执行依据,两地之间没有区际临时措施互认机制。尽管香港高等法院对于域外仲裁命令,满足香港法院条件即可承认与执行,[4]但是内地并无相关规定且不认可仲裁庭对临时措施的决定权。因为内地采用的法院保全唯一制,即除例外规定以外,仲裁的保全措施仅可以由法院有权决定是否予以保全,仲裁委无权决定。[5]香港采用的是仲裁法院双轨并行制,即仲裁保全决定权由法院[6]和仲裁委[7]共同行使。因此,彼时内地对于域外保全均以无法保全处置,仅在海事仲裁程序中曾准许域外仲裁保全,[8]香港仲裁保全在内地呈现寥寥无几状态。


第二个时期以两地司法协助安排的陆续生效开始,在前述背景下,内地与香港陆续签署了在民商事司法领域的协助安排,包括但不限于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相互委托提取证据、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等内容。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于2019年4月2日在香港签署的《仲裁保全安排》是香港与内地在民商事领域的第七项司法协助安排,有效弥合了跨境司法协助之间的代沟,也是内地与跨境法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仲裁保全协助的文件,为在香港进行仲裁的各方提供了一个向内地法院寻求临时司法措施的途径,该《仲裁保全安排》于同年10月1日在内地开始实施。


(二)香港仲裁在内地保全的现行立法

《仲裁保全安排》明确了香港仲裁在内地可以进行保全的三种类型: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并且对于“香港仲裁程序”有明确界定,不仅要求该仲裁地发生于香港,而且仲裁程序由有关机构或常设办事处管理。仲裁地限于香港是因为在一些仲裁案件中,尽管仲裁条款约定由香港某仲裁中心仲裁,但仲裁地点并非发生于香港,对于此类仲裁,不适用《仲裁保全安排》。仲裁程序限于由有关机构或常设办事处管理,是为了避免申请人利用各类仲裁机构滥用保全,因此仅准许两地共同确认的名单中的仲裁机构适用《仲裁保全安排》,截至2024年10月1日,香港共七家仲裁机构符合适用《仲裁保全安排》条件,分别为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香港海事仲裁协会(HKMAG)、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HK)、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eBRAM)、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HKR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香港仲裁中心(CIETAC HK)和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亚洲事务办公室(ICC)。[9]且最高人民法院在《仲裁保全安排》的理解与适用中特别指出,上述仲裁案件仅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仲裁案件,不包括投资者与东道主之间的投资仲裁。


香港仲裁在内地受理的法院为被申请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或证据所在地的各地中级人民法院,是因为裁决书后续执行将在各地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因此为协调统一便于执行,将保全法院同裁决书执行法院级别保持一致。此外,申请人仅可择一申请完成保全,不得多地法院同时保全,该规定主要为避免发生重复保全、超标的保全等情形。


香港仲裁在内地可以申请仲裁前保全和仲裁中保全,仲裁前保全以30日为限,如内地法院采取保全措施30日内,申请人未能提起仲裁并向法院提交仲裁受理函,则保全失效,内地法院将解除保全。该30日时效包含了仲裁程序启动、仲裁条款审查、仲裁费用缴纳、仲裁受理函开具等多个环节,申请人应当合理安排,避免超过法定时间导致保全解除。仲裁中保全无保全时效的规定,考虑到周期长、保全具有紧急性等特点,允许申请人通过仲裁委向内地法院提交保全申请,也允许申请人自行向内地法院提交保全申请。

二、香港仲裁程序在内地保全的司法判例实证分析

(一)香港仲裁在内地保全数据概览

《人民法院报》于2024年9月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支持香港仲裁典型案例》数据显示,自《仲裁保全安排》于2019年10月颁行至2024年4月,仅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已向内地法院提出保全协助申请119份,涉及标的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内地法院从受理协助香港仲裁的保全申请到保全措施执行完毕的平均期限为28.3天。[10]笔者检索了全国公开范围内2019年10月1日至今公开的司法判例,检索到三十余宗香港仲裁向内地法院申请保全的判例,保全类型全部为财产保全。保全法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省份,以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和江苏为代表。


(数据截至2024年10月22日)


(二)香港仲裁在内地保全个案分析


当前公开的判例及结合笔者处理的多起香港仲裁在内地保全的案例显示,对于香港仲裁在内地的财产保全,内地法院的审查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涉外主体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保全法院是否对于被申请事项具有管辖权,申请保全的仲裁机构是否在《仲裁保全安排》许可名单内,保全担保是否充足,保全措施是否恰当。目前司法判例所显示的不予保全的案例是因为临时仲裁不满足保全条件,南京海事法院法院认为,当事人向内地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仅限于经确认的机构仲裁,不包含临时仲裁。由于本案珠诚公司在香港提起的仲裁为临时仲裁,仲裁机构不满足保全要求,因此法院对于临时仲裁的保全要求不予支持。

三、香港仲裁程序在内地保全的实践建议

在法律规则层面,严格意义上讲,完整的香港仲裁程序在内地的保全规定不仅限于《仲裁保全安排》,为完成保全的根本目的并推进至执行阶段,还应当关注其他香港与内地两地安排法律框架内的规定。《仲裁保全安排》的适用范围仅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因为保全的最终目的为在内地获得执行,因此如何将仲裁保全与执行阶段稳妥过渡,也是法律构架中值得重视的一环。对于仲裁裁决作出之后,香港仲裁裁决书在内地申请认可与执行的期间是否准许保全或续封,仲裁保全与仲裁执行如何有效衔接,应当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补充安排》法释〔2020〕13号,[11]该安排规定“有关法院在受理执行仲裁裁决申请之前或者之后,可以依申请并按照执行地法律规定采取保全或者强制措施”。


在司法实践层面,除依靠法院审查以外,还依赖于代理人对仲裁案件、对整体节奏的把握和衔接,除前文提及的法院审查要素以外,在司法实践中,内地法院审核保全申请时,对于案件存疑信息往往会要求代理人或香港仲裁机构提供进一步核实信息,代理人需协调仲裁机构的配合和相关信息的调取,多数仲裁机构会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配合内地法院要求。此外,如果保全到期,内地法院往往会要求仲裁机构再次出具受理函,说明案件的进展、是否审结等信息,以协助再次延长保全申请。

四、结语

《2021年国际仲裁调查报告》 国际仲裁实证调查数据显示香港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五个仲裁地之一。[12]香港与内地一系列仲裁保全及仲裁裁决的认可的安排将进一步提升香港仲裁地的国际影响力,期待香港与内地区际司法协助实践的蓬勃发展。





注释:


[1]参见,倪静. 知识产权仲裁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71。
[2]参见,江伟,肖建国. 仲裁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38。
[3]《纽约公约》于1987年4月22日在我国生效,于1975年12月23日在英国生效。《纽约公约》第8条第1款②和第9条第1款③规定,联合国的会员国、联合国任何专门机构的其他成员国或国际法院规约当事国才能成为《纽约公约》的成员国,并按照《纽约公约》的规定承认与执行跨国仲裁裁决。
[4]参见,High Court Ordinance
21N.Supplementary provisions as to interim relief in the absence of substantive proceedings
(1)In exercising the power under section 21M(1), 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shall have regard to the fact that the power is—
(a)ancillary to proceedings that have been or are to be commenced in a place outside Hong Kong; and
(b)for the purpose of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a court outside Hong Kong that has primary jurisdiction over such proceedings.
(2)The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has the same power to make any incidental order or dire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rder granted under section 21M as if the order were granted under section 21L in relation to proceedings commenced in Hong Kong.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3修正)第二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涉外仲裁机构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6]参见,Arbitration Ordinance
45.Article 17J of UNCITRAL Model Law (Court-ordered interim measures)
(2)On the application of any party, the Court may, in relation to any arbitral proceedings which have been or are to be commenced in or outside Hong Kong, grant an interim measure.
(3)The powers conferred by this section may be exercised by the Cour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or not similar powers may be exercised by an arbitral tribunal under section 35 in relation to the same dispute.
(8)The Court has the same power to make any incidental order or direc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im measure granted in relation to arbitral proceedings outside Hong Kong as if the interim measure were granted in relation to arbitral proceedings in Hong Kong.
[7]参见,Arbitration Ordinance
35.Article 17 of UNCITRAL Model Law (Power of arbitral tribunal to order interim measures)
(1)Article 17 of the UNCITRAL Model Law, the text of which is set out below, has effect—
“Article 17. Power of arbitral tribunal to order interim measures
(1)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the parties, the arbitral tribunal may, at the request of a party, grant interim measures.
(2)An interim measure is any temporary measure, whether in the form of an award or in another form, by which, at any time prior to the issuance of the award by which the dispute is finally decided, the arbitral tribunal orders a party to:…”.
(2)An interim measure referred to in article 17 of the UNCITRAL Model Law, given effect to by subsection (1), is to be construed as including an injunction but not including an order under section 56.
[8]参见,(2014)沪一中受初字第2号民事裁定书、(2014)沪高受终字第21号民事裁定书、(2016)鄂72财保427号民事裁定书、(2018)粤72财保78号民事裁定书。
[9]参见,https://www.doj.gov.hk/tc/community_engagement/announcements/pdf/Interim_Measures_Arrangement_Contact_Details_of_Arbitral_Institutions_tc.pdf,访问日期:2024年10月29日。
[10]参见,https://rmfyb.chinacourt.org/content/202409/06/article_943711_1390523949_5637031.html,访问日期:2024年10月31日。
[11]参见,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542a5ccb1ca16e15b8c9fbe703fbed.html,访问日期:2024年10月30日。
[12]参见,https://www.qmul.ac.uk/arbitration/media/arbitration/docs/LON0320037-QMUL-International-Arbitration-Survey-2021_19_WEB.pdf,访问日期:2024年10月2日。

联系我们

北京总部More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12号英皇集团中心8层,邮编:100022

电 话:(010) 5086 7666

传 真:(010) 5691 6450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西安More

地 址: 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7层、15层,邮编:710061

电 话:(029)8836 01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深圳More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1期19楼,邮编:518046

电 话:(0755)8860 0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海口More

地 址: 海口市美兰区碧海大道86号华彩·海口湾广场A座1008、1009,邮编:570208

电 话:(0898)6625 4181

传 真:(0898)6625 531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上海More

地 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68号博荟广场C座905室,邮编:200023

电 话:(021)6390 1100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广州More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2号利通广场29层2901室,邮编:510510

电 话:(020)3739 26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杭州More

地 址: 杭州市上城区西子国际中心2号楼1501-1503室,邮编:310002

电 话:(0571)8577 99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沈阳More

地 址: 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40层,邮编:110013

电 话:(024)2250 3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南京More

地 址: 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A座26层,邮编:210008

电 话:(025)8411 161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天津More

地 址: 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78号茂业大厦2601室,邮编:300141

电 话:(022)2445 982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菏泽More

地 址: 菏泽市开发区人民路菏建·数码大厦B座西单元19层,邮编:274005

电 话:(0530)5566 14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成都More

地 址: 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1栋11层1101室,邮编:610020

电 话:(028)8774 7485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苏州More

地 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九章路69号理想创新大厦A幢12层,邮编:215316

电 话:(0512)6758 6952

传 真:(0512)6758 6972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呼和浩特More

地 址: 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如意河大街西蒙奈伦广场3号楼B座8层,邮编:010050

电 话:(0471)5166 27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香港More

地 址: 九龍渡船街38號建邦商業大廈1樓5號室

电 话:(00852)2333 9989

传 真:(00852)2333 918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武汉More

地 址: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766号商务项目(光谷总部中心)1期T1栋17层1710、1711、1712号写字间,邮编:528451

电 话:(027)5926 5991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郑州More

地 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10座12层,邮编:450046

电 话:(0371)8895 988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长沙More

地 址: 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7号第六都兴业IEC32层,邮编:410021

电 话:(0731)8218 3551

传 真:(0731)8218 3551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厦门More

地 址: 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469号新景地大厦23层,邮编:361016

电 话:(0592)5211 00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重庆More

地 址: 重庆市江北区桂花街支路10号成大锦嘉国际大厦10层,邮编:400020

电 话:(023)6775 99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合肥More

地 址: 合肥市蜀山区政务区华润大厦西塔B座30层,邮编:230071

电 话:(0551)6293099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宁波More

地 址: 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铸中心5号楼27层(宁波塔-27F),邮编:315199

电 话:(0574)8737 873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济南More

地 址: 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北路舜泰广场933号博晶大厦25层2513室,邮编:250101

电 话:(0531)8828 5613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昆明More

地 址: 昆明市西山区融城优郡B幢10楼,邮编:650034

电 话:(0871)6517 9639

传 真:

邮 箱:

南昌More

地 址: 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中大道1391号华皓中心53层,邮编:330038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隐私政策

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一家设立于中国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本所网站上的信息仅供您参考,不应视为本所为本网站访问者就特定事项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本网站访问者不应将其作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依据。

本所对本网站及网站所包含的文字及图片等各类信息拥有知识产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

本网站超链接的第三方网站不受本所控制,仅为您方便之需,本所不对该等网站的访问者承担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欢迎访问本网站,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