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箱

中文 EN

康达概况

康达三十六年

作者:姚驰

坚守法治梦想,共筑法治中国

九年前,我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一个康达人的自信、骄傲与自豪,成为了一名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从彼时到今日,我始终感念于在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那段时光。短短两年半的时间,不止于一个不经世事的法学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场中人的身份转换,更有在法律实践中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真实触碰,在道路选择时关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把握,在每一个生动案例中对人性善恶、职业道德、价值取向、法治准则的思辨与权衡。

踏入法学殿堂伊始,我立志成为一名主持公平正义的法官。读书时,我们常会围绕各式各样的经典案例,探讨中国法制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实践中的各种无奈和痛苦。作为一名法律人,我始终坚信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一个刚刚迈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取得一个法学文凭,了解一点法学理论、法律逻辑,大概知道了法律法规规定,就穿上法袍对律师呈上的法律事实进行裁剪,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乃至人生命运杀伐决断,是极不严肃的。所以,在面临职业道路选择时,我坚定地认为,要想实现最终理想,成为一名好的法官,就要向法律实践中最活跃的群体——律师学习,即使这样的选择过于理想化,我却乐在其中,在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从一名律师助理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初出茅庐,要学习的事有很多,康达律师事务所像另外一所大学,满足了我对实践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如何接听客户电话,做好电话记录,到如何做好一次法律咨询,准确完成尽职调查,再到如何收集整理需要的证据材料,并在庭审中为法官采信,更有面临复杂法律案件,如何准确判断案件的主要矛盾,破题关键法律关系,进而提出整套解决方案,合伙人律师对我悉心指导,鼓励我要大胆提出自己见解的同时,从法律文书的格式、内容、行文语气,到待人接物的细节把握,解决问题的路径策略,一一点拨,耐心教诲,严格要求。对一个刚从法学院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工作紧张忙碌,得到的锻炼却是全方位的,从简单的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拆迁谈判,到复杂的刑事再审,行政诉讼立案,公司并购法律纠纷,这个社会有多复杂,在康达接触到的问题就可以有多大的挑战性。

实践的丰富和复杂远远超出司法考试的复习大纲。铁皮柜中逐渐堆满的卷宗背后,我接触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时常让我琢磨不透的复杂人性。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或许和我秉持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他们是我的客户,这就要求我必须坚守职业道德,无论他是否做错了事,是否突破道德底线寻求利益最大化,是否企图利用制度漏洞获利,我和我所在的律师团队都要在制度体系中全心全意尽力维护其合法权利。

在一桩桩法律纠纷背后,我也窥见人性之恶,了解到人是可以为了蝇头小利抛妻弃子,抛家舍业的;认识到没有被关进制度笼子的权力是可以任性妄为,直至肆意剥夺人身自由,成为非法利益保护伞的;触碰到历史变迁中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对财产权利的认定和保护世异时移,时过境迁;也会时常纠结于客户用于主张权利的政策性文件与法律、行政法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困惑于看似合理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被执行的面目全非,颠三倒四;不解于我国“统一制”的法律制度体系,到了实践中就花样频出,大相径庭;震惊于地方政府部门可以滥用权力,指鹿为马,动用国家机器将普通民商事纠纷演绎为合同诈骗的刑事犯罪,当事人却投诉无门,求解无道。更不要说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律师正当执业权利受限,发出的声音得不到重视,律师职业群体被丑化妖魔化的现象比比皆是。

带着这些工作经验和思考,我远赴澳洲继续求学。临行前,合伙人律师鼓励我要珍惜在国外求学的机会,希望我学成后能够回到康达,以国际化的视角更好地在康达实现自我价值。在国外的学习时光,紧张忙碌而充实。我始终记着临行前合伙人律师的嘱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汲取专业知识和法律实践的双重养分。在繁重的学业之余,经过不懈努力,我争取到了一份华裔背景律师事务所的兼职工作,白天,我是一名小小的律师助理,凭借着在康达养成的专业素养和在学校学到的新鲜知识,协助诉讼律师做法律案例检索,陪同华裔客户出庭,提供翻译服务,奔走于悉尼市区的大街小巷,递送法律文件或者协助完成房地产交易;晚上,我气喘吁吁端着咖啡奔进大学课堂,或认真听老师的讲课,或积极参与分组研讨,或在图书馆、通宵自习室完成着各项作业或是论文。回到租住的房间,常常已是半夜,打起精神再继续看书准备第二天的课程预习,不觉间东方渐晓。

身在海外,才能更加感受到祖国发展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快速发展着的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课堂上,聚会中,还是媒体上,关于中国的话题总是能引起热议,大家被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制度体系、营商环境以及讳莫如深的各种潜规则所吸引。长期以来,东西方的隔阂在一定程度还存在着,随着在北京举办奥运会,“5.12”大地震等事件件次发生,越来越多西方人开始换个角度认识中国。而祖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也掀起了一个海归潮。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虽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系有根本性的差别,但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既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学习借鉴先进法制理念,也基于中国发展实际情况作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东西方在法学理论、法律逻辑、法制思维既有共通点,又有差异性,这也正是法学作为社会科学具有的特点和魅力。虽然中国的法制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发展,东西方相互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厉行法制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滞,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也终将迈入全球先进行列。

临毕业时,有的同窗好友选择移民,认为那里生活优渥、环境优美、法制畅行、透明开放。我则坚定地选择回到人口众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着的祖国,我坚信随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祖国将有更大的机会和平台,让我能够践行法治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毕业典礼一结束,我便回到了北京,回到了康达大家庭的怀抱。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回归后经历的文化冲击还是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职业发展的方向。正当惶惑于是继续坚守法律职业道路,还是趁着年轻,让自己出走尝试多一些可能性时,我十分幸运地通过了国家公务员的初试和面试环节,开始了从体制外向体制内,从法制实践者向法制建设者的身份转变。

在体制外,我们对政府的印象大抵是官僚的,高高在上的,效率低下的;然而真的到了体制内,才发现不仅没有一张报纸一杯清茶的闲逸,反而每天上班准时下班没点,无论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判,还是对各方面有关法制化营商环境投诉的积极应对,还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局,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经济增长保稳定促发展,这些看似宏观的命题都在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公务员团队以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为中国和国际社会贡献着中国公共政策解决方案。其间,我的工作岗位又从政策研究制定部门调整到了政府法制机构,工作内容始终与实体经济领域的法规政策研究制定保持着密切联系。

随着2010年我国如期建成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有法可依。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方面对法治进程的期待前所未有,我履职的工作岗位对认识和把握中国实际,以有效制度供给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益于在康达律师事务所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我深知这份工作的意义,对每一个社会个体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中国法制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对拟出台的政策性文件提出法制审核意见,还是对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开展实质性审查修改,我和我的同事们秉承匠心,字斟句酌,反复研究把握各项政策法律制度间的关系,既要提高制度供给质量,避免条例繁多之弊,也要通过我们的工作,逐步引导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增强法制意识,让明规则好用管用,让潜规则失去生存土壤。

因为深知在法律实践中,当事人、各级政府官员、律师、法官等不同群体对法律制度的认知会出现偏差,法律法规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表述会导致法律适用冲突,当事人会无所适从,即使最终有了结果,也会偏执于一己之见,难以从内心深处对法律制度产生共鸣和尊重,我们在工作中规范使用法律语言,注意与上下位阶法律法规的衔接,切实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制度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因为深知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在司法实践一线,对法律行政法规的执行和运用有着更为直观更为透彻的敏锐视角,对如何提高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能够提出独到见解,为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在法律法规草案审查修改阶段,我们会有针对性的邀请相关领域有研究著述的律师、法官等作为专家展开研讨,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因为深知当事人在实践中苦于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可能导致合法权益遭到侵犯却投诉无门,我们一方面在对规范性文件研究提出法律意见过程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坚守底线,确保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有据,部门权力行使不任性妄为;一方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开展了多批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确保法律制度的一致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因为深知在发生投资纠纷时,地方政府基于利益考量,有动力无原则偏袒本地企业,轻则造成事实上的地域分割,行政垄断,重则会直接侵犯投资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制度设计时,我们会深入调查研究,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扎紧制度笼子,合理设定法律责任,维护全国统一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为深知投资者面对难得的投资机会时,会对地方改革措施突破现行法律法规心有顾虑,随着政府法制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为确保改革与法有据,开拓性地针对不同地域范围不同主体不同改革措施调整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待有关改革措施成熟,经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向全国推广复制时,再及时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因为深知我国制度刚性与国外制度环境的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与国之间吸引投资的竞争力,已从劳动力红利转化为制度红利的较量,提高我国吸引投资者的吸引力,就是要让投资者通过法律制度宣示对投资环境有信心,我们不断通过制度建设和一体化实施,确保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因为深切体会过、经历过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开展工作的艰辛,才愈发感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正因为法律实践重要、必要和艰难,才让我更加感叹中国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根本性变革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必须由一代代满怀法治理想的人传承下去,才可能最终实现。

我时常感怀于在康达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那段经历。时间虽然不长,但让我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纷繁复杂,深切体会到中国从法制到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看似抽象,却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组成的。我们要服务的人民,不仅是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精英,更包括每一个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养家糊口、努力奋斗着的,或许不懂法,却对公平正义和美好生活有着无限憧憬的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而人民的利益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个人利益集合起来的最大利益,我们要实现的法治梦想,也不仅是个人的职业理想追求,而是要在良法保障下实现的每个人最卑微的梦想,让最普通的利益也能得到尊重和实现的善治。

同时,我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我从事的政府法制工作,是一个法律人可以最接近法治梦想的舞台。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有限的但却是意义巨大的工作职责范围内,是可以为深入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实现法制统一,保障政令畅通,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虽然每天忙于案牍,也时常感到本领恐慌,但一想到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从利益分配的起点,而不是法官判决生效的终点,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而不仅是基于个人主观意愿随意为之,是通过抽象行政行为,甚至是以人民的名义确定不特定主体的利益分配规则的公平正义,进而在制度上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在制度上履行人民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每每想到这些,总让我对这份工作心生敬畏。这样的公平正义,似乎要比初入职场时所向往的法官主持的个案公平正义,更为沉重,更为要害,更为根本。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口号。只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才有可能在制度设计上符合宪法精神、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我们的工作能力距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部署的差距还很大,我们的工作成绩距离全体法律人对公平正义向往的差距还很大,我们的工作水平与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承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要求差距还很大。我也深深的意识到,做好政府法制工作,不仅要对中国亿万人民饱含深情,对中国社会问题有深入浅出总结提炼能力,对中外法律制度及其法治理念精髓有独到精辟见解,更需要久久为功,以一颗匠心,高度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做好每项具体工作。久居庙堂之上,能够深入实践调查研究的机会少之又少,现在也没有条件、时间和精力跟踪个案进展解剖麻雀,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中国实际的效率和质量,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会同相关部门切实提出有效制度方案,始终困扰着我的心。

我想,这些问题应该也同样困扰着每一个关心中国法治进程的法律人的心。虽然我们的任务分工不同,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履行的工作职务不同,从事的具体法律工作不同,但是我们同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都为了实现法治梦想,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了真正实现法治中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那个十三年前,在我初入职场时,想要通过向律师学习法律实践,最终成为一名法官的梦想,似乎也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今年恰逢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十周年。不觉之间,我离开这支满怀社会主义法治理想,坚定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尊严,以专业、勤奋、拼搏、进取的精神尽心服务中国社会的律师精英团队已近九年。回望过去,这个秉承红色基因,诞生于改革开放前期,社会主义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初期的律师事务所,凝聚了一大批志存高远,勇立潮头,坚守法治信仰的仁人志士、法律精英,为我国律师职业制度建设,司法体系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一代代法律人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不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新时代,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和律界同仁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不断突破取得新的更大辉煌!

(2018年2月)

联系我们

北京总部More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12号英皇集团中心8层,100022

电 话:(010) 5086 7666

传 真:(010) 5691 6450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西安More

地 址: 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7层、15层,710061

电 话:(029)8836 01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深圳More

地 址: 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1期19楼,518046

电 话:(0755)8860 0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海口More

地 址: 海口市美兰区碧海大道86号华彩·海口湾广场A座1008、1009,邮编:570208

电 话:(0898)6625 4181

传 真:(0898)6625 531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上海More

地 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68号博荟广场C座905室,200023

电 话:(021)6390 1100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广州More

地 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2号利通广场29层2901室,510510

电 话:(020)3739 26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杭州More

地 址: 杭州市上城区西子国际中心2号楼1501-1503室,310002

电 话:(0571)8577 992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沈阳More

地 址: 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40层,110013

电 话:(024)2250 338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南京More

地 址: 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A座26层,210008

电 话:(025)8411 161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天津More

地 址: 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78号茂业大厦2601室,300141

电 话:(022)2445 982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菏泽More

地 址: 菏泽市开发区人民路菏建·数码大厦B座西单元19层,274005

电 话:(0530)5566 14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成都More

地 址: 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1栋11层1101室,610020

电 话:(028)8774 7485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苏州More

地 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九章路69号理想创新大厦A幢12层,215316

电 话:(0512)6758 6952

传 真:(0512)6758 6972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呼和浩特More

地 址: 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如意河大街西蒙奈伦广场3号楼B座8层,010050

电 话:(0471)5166 27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香港More

地 址: 香港特区上环干诺道中200号信德中心(西翼)20层2002号

电 话:(00852)2333 9989

传 真:(00852)2333 9186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武汉More

地 址: 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1号越秀.财富中心写字楼11层1101-1102,430030

电 话:(027)8361 5198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郑州More

地 址: 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10座12层,450046

电 话:(0371)8895 988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长沙More

地 址: 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7号第六都兴业IEC32层,410021

电 话:(0731)8218 3551

传 真:(0731)8218 3551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厦门More

地 址: 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469号新景地大厦23层,361016

电 话:(0592)5211 009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重庆More

地 址: 重庆市江北区桂花街支路10号成大锦嘉国际大厦10层,400020

电 话:(023)6775 9966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合肥More

地 址: 合肥市蜀山区政务区华润大厦西塔B座30层,230071

电 话:(0551)6293099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宁波More

地 址: 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铸中心5号楼27层(宁波塔-27F),315199

电 话:(0574)8737 8737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济南More

地 址: 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北路舜泰广场933号博晶大厦25层2513室

电 话:(0531)8828 5613

传 真:

邮 箱: kangda@kangdalawyers.com

隐私政策

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一家设立于中国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本所网站上的信息仅供您参考,不应视为本所为本网站访问者就特定事项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本网站访问者不应将其作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依据。

本所对本网站及网站所包含的文字及图片等各类信息拥有知识产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使用。

本网站超链接的第三方网站不受本所控制,仅为您方便之需,本所不对该等网站的访问者承担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欢迎访问本网站,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所联系。